“十三五”是一個關鍵時期,對于實現我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國教育三大戰略目標,即“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以及把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成為一所新型大學、中國特色高水平開放大學、學習型社會重要支點,都具有決定性意義。為深入推進“十三五”時期國家開放大學各項改革建設工作,實現預期奮斗目標,特制定本規劃。
(一)主要成績
根據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辦好開放大學”和國家教育體制改革“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試點要求,2011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研究提出《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方案》,并獲教育部黨組會議審議通過;2012年,教育部批準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建立國家開放大學,并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成立大會;2013年,學校提出了“1314工程”并持續探索推進。“十二五”時期,國家開放大學改革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人才培養方面,初步修訂、調整了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建立了質量標準和保證體系,提出了“六網融通”人才培養模式并開展實踐探索,教學改革建設工作、教師培養培訓工作、人才培養工作深入推進,獲得了學士學位授予權。累計招生489萬人,畢業學生396萬人,非學歷教育培訓近千萬人次。
——辦學組織體系建設方面,研究制訂推進辦學組織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實體、體系、聯盟、平臺”四位一體的組織定位,形成了通過“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贏”,實現“各在其位、各盡其責、各展所長、各具特色、各得其所”的辦學共同體建設思路,與省級廣播電視大學、地方開放大學、行業部委合作開展分部建設、行業學院建設探索。
——基本制度建設方面,完成了《國家開放大學章程》起草工作,圍繞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領域的改革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了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和質量保證委員會,完善了相應的運行機制,為新型大學依規有序實施教學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
——信息化建設方面,探索形成了“云、路、端”三位一體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總思路,搭建了一體化遠程開放教育云平臺,建成了300多個云教室,探索推動了移動學習終端建設,啟動并初步建成了300多門網絡核心課程,開發建設了2.9萬個五分鐘課程和一大批數字化學習資源,數字化圖書館建成應用,初步探索了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的新機制。
——學分銀行建設方面,基礎理論研究、比較研究和制度框架搭建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設計了以學習成果框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和“框架+標準”的技術路徑,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系列認證工具(手冊),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學習成果認證服務體系,為430萬個學習者建立了學分銀行賬號。
——非學歷教育方面,出臺了《國家開放大學關于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的指導意見》,探索了非學歷教育“一體化”發展模式,成立了老年開放大學,啟動了健康藝術養老體驗國家示范中心建設規劃工作,建設了58個社區教育實驗中心(基地),開展了中小學教師等各類職業培訓,完成了教育部、財政部下達的“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模式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
(二)存在問題
國家開放大學的改革建設,成績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亟需深入研究和切實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舊城改造”問題和“新城建設”問題,以及在“舊城”中建“新城”的疊加性問題,具體表現在:認識上,對如何辦好中國特色的開放大學、推動廣播電視大學轉型發展等認識不深,共識不夠;能力上,建設新型大學所需要的辦學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和協調管理能力等明顯不足;模式上,辦學模式、管理模式、培養模式和服務模式等改革仍然不夠深入,還不適應新型大學建設發展需要;體制上,辦學體制、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仍然沒有理順,保障新型大學改革發展的現代治理體系還未確立。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以及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影響,國家開放大學的改革建設面臨重大挑戰,事業發展也面臨重大機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家開放大學必須直面問題,迎接挑戰,抓住未來幾年難得的戰略機遇期,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全力推進各方面改革建設深入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強化特色,提升質量,以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為推進教育公平、促進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形成做出新的貢獻。
(二)基本思路
以問題為導向。在總結“十二五”改革建設工作基礎上,找出對學校改革建設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牽一發動全身的關鍵性問題作為重點和突破口,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適應時代發展和宏觀環境變化,通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拓創新,進一步激發潛力、活力,推進改革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以工程項目為牽引。有針對性地設立重大工程計劃,引領改革建設發展,組織力量協同推進并取得突破性進展。
以提升能力、實力、水平、質量為工作目標。各項改革建設工作要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確保既定具體目標順利實現。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人才培養、辦學組織體系、教育信息化、學分銀行、教育教學研究、非學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領域的各項改革建設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和新的突破,整體辦學能力和實力明顯增強,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實現把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一所新型大學、世界開放大學體系中富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開放大學、我國學習型社會建設重要支點的奮斗目標。
(一)人才培養
1.目標與追求
確立“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以學習者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改革發展方式,加強內涵建設,圍繞人才培養過程中對質量具有重大影響的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加大改革建設力度,加強過程監控和保證,努力實現學生和社會滿意度的持續提升。
2.政策與舉措
實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
——設立“專業改革與建設計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神為指導,以社會需求、學生需求和戰略需求為導向,規范、合并、撤銷、新建并舉,全面調整、優化專業結構。根據需求、基礎、特色和可能,重點改造和建設10個左右本科專業、30個左右?茖I,籌備建設5個左右研究生專業。
——設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計劃”。以學習者為中心,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以應用性、技能性知識為核心,全面改革教學內容,通過梳理、整合形成更加適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內容體系。通過修訂、重編、新編等方式,全面開展各專業基本教材的改革建設工作。探索推進“完全學分制”和“課程證書”制度,優化課程結構,形成科學合理、富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設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計劃”。適應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發展趨勢,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基于網絡,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點推進網絡學習課程和網絡教學團隊建設,探索形成“以網絡學習空間為基礎,以網絡學習課程為核心,以網絡教學團隊、網絡學習支持、網絡學習測評和網絡教學管理為支撐”,相互關聯、互為支撐的“六網融通”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學院先行先試,率先開展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主要內容的全方位創新性實驗和突破性改革,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
——設立“質量標準與質量保證行動計劃”。全面修訂、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制定人才培養過程質量監控制度,形成系統性的人才培養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加強過程質量保證,開展學生滿意度調查和畢業生追蹤調查,面向社會發布年度質量報告。引入社會評價機制,邀請社會相關評估機構開展人才培養質量評估。
——設立“教師隊伍建設計劃”。設立專項基金,加強辦學組織體系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包括參加國內、國外培養培訓及國際學術會議,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研修。有針對性地引進、聘用一批專職或兼職的高水平專家學者。有計劃地評選一批國家開放大學教學名師。加大力度重點培養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
——設立“特定人群教育支持計劃”。制定相關政策,加大經費投入,重點支持、推進新型產業工人、新型職業農民、部隊士官、殘疾人等教育培訓工作。
(二)辦學組織體系
1.目標與追求
構建社會廣泛參與、主體多元多樣、共建共治、開放性的辦學組織體系,將大學辦在社會中,打造國家開放大學的核心競爭力。強化開放辦學理念,堅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贏”原則,推進辦學模式、管理模式改革與創新,形成“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管理、統一評價”的辦學共同體。推進大學協調發展和文化建設。發揮辦學組織體系優勢,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履行大學社會責任。
2.政策與舉措
實施“辦學組織體系建設工程”。
——設立“總部能力建設計劃”。強化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內涵建設,進一步明確總部定位與職責,改革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能力;科學設置管理機構,統籌制訂辦學、管理、教學、科研、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干部管理和選人用人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探索建設以理事會、校務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質量保證委員會等為主體的內部治理架構。
——設立“分部能力提升計劃”。全面落實《國家開放大學關于推進辦學組織體系建設的意見》。通過政策和經費支持,著力提升分部專業建設、學習資源建設和區域統籌管理能力。推動分部與總部、分部與分部之間的教師和干部交流。加強所屬區域辦學組織體系的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設立“學院和學習中心建設計劃”。與分部共同制定地方學院、行(企)業學院、專門學院、實驗學院及學習中心的設置、建設與評估標準。重點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品質突出的示范性學院和學習中心。
——設立“教育精準扶貧計劃”。以國家扶貧、脫貧政策為指導,發揮辦學組織體系優勢和信息化優勢,以革命老區和長征沿線地區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選擇一批貧困縣開展教育扶貧工作。
——設立“新疆西藏和東北地區遠程教育支持計劃”。落實國家援疆援藏和東北振興相關文件精神,通過體系聯動、專項援建、專業課程建設等方式,推動新疆、西藏和東北地區的遠程教育發展,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
——設立“大學文化建設計劃”。加強廣播電視大學系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建設國家開放大學的共同體文化、互聯網文化和終身學習文化。踐行“敬學廣惠、有教無類”校訓,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
(三)教育信息化
1.目標與追求
確立“網絡強校”戰略,全面推進“互聯網+”大學建設,形成與國家開放大學辦學形式、特點相適應的智慧校園,打造國家開放大學在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上的辦學特色,提升教育教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效益;窘ǔ芍谓虒W、科研、管理、學習支持和社會服務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云平臺,創新以課程為中心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集聚和推送的工作機制。
2.政策與舉措
實施“教育信息化推進工程”。
——設立“智慧國開建設計劃”。搭建集教學、科研、管理、學習支持和社會服務等于一體,互聯互通的遠程開放教育云平臺。研發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和移動學習、管理趨勢的移動平臺。加強云教室等基礎性設施建設及應用模式探索。加大力度推進數字學習技術集成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大數據分析中心、學習行為分析中心和技術研發與平臺運維中心建設。
——設立“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計劃”。以課程為中心,全面推進基于網絡的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學習資源建設。改革資源建設與應用模式,建立網絡學習課程研發、管理與推送中心。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加快速度,推進五分鐘課程、通識課程、專題性課程建設。探索多元多樣主體共建共享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機制與模式。推進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實驗課程和仿真實驗室建設。完善數字圖書館資源集聚和服務機制。
(四)學分銀行
1.目標與追求
全面推進學分銀行建設,加速形成有效應用模式,為國家開放大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終身學習“立交橋”建設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健全學分銀行制度體系,加強學分銀行基礎建設,推進學分銀行應用模式探索和運營機制創新,實現各類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與轉換,促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溝通銜接。
2.政策與舉措
實施“學分銀行建設工程”。
——設立“學分銀行基礎建設計劃”。全面開展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的制度框架、運行機制建設,重點推進認證標準和轉換規則建設。推進學分銀行信息平臺、服務標準、流程規范和隊伍建設。推動學分銀行運營的信息化、智能化,啟動社會化服務試點。組建學分銀行建設管理委員會、質量委員會和標準委員會。
——設立“學分銀行應用推廣計劃”。推動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與行業企業、社區、社會教育培訓機構、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合作,成立學分互認聯盟,推進標準應用、資源共享與學分互認。推進總部、分中心、認證點的學分銀行認證體系建設,服務于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實現學分銀行賬戶注冊總量突破1000萬個。
(五)教育教學研究
1.目標與追求
改革創新教育教學研究機制,加強研究團隊和科研平臺建設,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遠程開放教育研究的基地和高地。加強把握教育發展和人才成長規律,開展富有國家開放大學特色的教育教學研究,以制約發展、事關全局、備受關注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為核心開展研究。以能否支撐學校事業發展、領導決策、改革建設、輿論宣傳等為標準,評價研究成果價值。不斷總結提煉典型實踐經驗,推進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轉化為大學制度和教育教學設計。
2.政策與舉措
實施“遠程開放教育研究工程”。
——設立“世界遠程開放教育發展研究計劃”。深入開展世界遠程開放教育的歷史、現實、政策、走向研究,開放大學發展模式、現狀和趨勢研究。廣泛開展在線教育、終身教育、遠程教育等理論、實踐及重大事件研究。出版中英文世界開放大學研究叢書。
——設立“中國遠程開放教育發展研究計劃”。加強中國遠程開放教育的歷史、現實、政策、走向研究。圍繞廣播電視大學系統轉型和開放大學建設,加強基礎理論、體制機制、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的改革創新研究。發布中國遠程開放教育年度報告。
——設立“戰略決策與規劃智庫建設計劃”。以設立課題、委托研究等方式,吸收整合國內外相關智力資源,建成學校戰略規劃、改革發展和重大問題的研究咨詢、決策支撐和高端智庫。推進綜合交叉科研平臺建設,以重大問題研究為核心組建跨學科、跨領域、校內外專家結合的新型研究團隊。
(六)非學歷教育
1.目標與追求
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滿足社會成員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完善非學歷教育培訓機制,探索非學歷教育發展模式,辦好老年教育、社區教育、職業培訓等特色品牌,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2.政策與舉措
實施“非學歷教育推進工程”。
——設立“老年教育推進計劃”。加強老年開放大學基礎建設,健全組織機構,探索與社會各方共建老年開放大學的體制機制。落實國家《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相關任務,建設老年健康藝術教育體驗基地,推進養老從業人員人才培養,創新開展老年人特色服務項目。建設好“中國老年教育網”,建設富有特色的老年人學習資源。
——設立“社區學習促進計劃”。發揮教育部社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作用,與地方政府、城鄉社區等合作建設國家開放大學社區教育實驗中心(基地)和“i-實驗室”,建設好“中國社區教育網”,開發適應各類社區學習者多樣化學習需求的社區教育資源,加大社區教育資源的推廣與應用力度。
——設立“非學歷教育培訓拓展計劃”。與社會各方廣泛合作,開展富有特色的各類職業培訓、崗位培訓、證書教育等非學歷教育培訓項目,重點做好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精彩人生女性終身學習計劃等項目,加強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建設。
(七)國際交流與合作
1.目標與追求
立足于提升中國開放大學在國際遠程開放教育界中的地位,多措并舉,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邁上新臺階,不斷提升交流層次,拓寬合作領域,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探索漢語國際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新模式,推廣網絡孔子學院,推動國家開放大學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深度融入世界教育改革發展潮流。
2.政策與舉措
實施“國際交流與合作工程”。
——設立“國際交流促進計劃”。加強與國外開放大學交流,推進教職員工互聘,積極派出人員赴國外研修訪學。加強國際高端引智工作,積極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訪學,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輸出優質課程資源,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課程資源,推進課程學分互認。申辦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提升國家開放大學的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設立“國際合作提升計劃”。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相關活動,在國際遠程教育理事會、亞洲開放大學協會等國際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升中國開放大學的整體形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建設國家開放大學海外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究。
——設立“漢語國際教育2.0計劃”。加強漢語國際教育資源和師資培養基地建設,研發高水平網絡學習平臺,為其他孔子學院提供漢語國際教育技術支撐與服務。辦好密歇根州立大學孔子學院,推進網絡孔子學院建設發展。探索海外學生來華游學、留學新模式。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規劃落實“一把手”責任制,成立學校改革建設“十三五”規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的總體領導、統籌協調、系統推進、督促落實。成立學校規劃工程實施管理辦公室(簡稱“工程辦”),統一組織實施規劃,負責各項工程計劃的任務管理、進度管理、經費管理、督查督辦以及組織開展規劃相關重大問題專題研究,配備專職人員,完善工作機制,切實保障重大工程有效推進。
(二)健全實施機制
總部各部門和各分部、學院要將規劃進行任務分解,落實到年度工作和日常工作中,明確責任人、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形成任務傳遞機制,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地。學校工程辦牽頭推進規劃的實施,總部各部門和各分部、學院要定期向工程辦報送規劃實施進展報告;工程辦及時匯總并向學校改革建設規劃工作領導小組報告。營造規劃實施工作良好氛圍,學習宣講、實時報道規劃實施的新經驗、新進展。
(三)保證經費投入
采取多種方式籌措經費,切實保障規劃全面實施所需的經費投入。規劃經費投入總額預算15億元?偛恳茖W論證,統籌測算各工程計劃所需經費,并將經費預算納入學?傮w經費預算,按年度計劃有序實施。各分部、學院要配套相關經費,保障規劃在本分部、學院的實施。加強經費使用監控,實行“歸口管理、獨立預算、?顚S、決算公開”,加強審計監督和風險防控。
(四)完善政策支持
研究完善涉及規劃實施的相關制度。支持鼓勵各分部、學院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建設規劃管理信息平臺,強化規劃實施的動態管理、實時跟蹤和信息采集。健全督查隊伍,建立規劃實施的督查、監控和評估機制。制定規劃實施責任考核辦法,明確獎懲機制和激勵機制,將考核結果與績效考評、選優評優、干部任用和資源配置等工作掛鉤。